【經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帛書甲本:故大道廢案有仁義,知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畜茲。邦家閽乳案有貞臣。
帛書乙本: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智慧出安有大□,六親不和安又孝茲。國家閽安有貞臣。
【翻譯】
大道毀壞失去作用了,於是有仁義的出現。智慧一出現,於是就有嚴重的詐欺。六親無法和睦相處,於是才有孝順和慈愛。國家黑暗混亂,於是有忠臣。
老子主張無為自然的大道。仁義禮智信,忠孝慈愛都是當時所推崇的德性,也是儒家所主張而倡導的美德。老子正言若反,絕聖棄智是表,民心歸樸,回歸大道之本才是裡。本章看似反對仁義禮智信與忠孝慈愛,實則這些都只是「末」,當無為自然之大道消失時的相濡以沫之「小道」,當人們越襟持與此小道,就離大道越遠,真正的大道是讓民心歸於樸實自然,那才是大仁大義,大智大慧,大孝大慈。
【釋義】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毀壞失去作用了,於是有仁義的出現。
廢:原本指屋子毀壞,後引伸凡事物毀壞,不能再使用為廢。《說文》:「屋頓也。」段注:「頓之言鈍。謂屋鈍置無居之者也。引伸之、凡鈍置皆曰廢。」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河上公注:大道之時,家有孝子,戶有忠信,仁義不見也。大道廢不用,惡逆生,乃有仁義可傳道。
王弼注:失無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進物也。
智慧出,有大偽;
智慧一出現,於是就有嚴重的詐欺。
智慧:或作「智惠」、「知慧」。
偽:詐欺、欺騙。《說文》:「詐也。」段注:「詐者欺也,《釋詁》曰:詐,僞也。」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河上公注:智惠之君,賤德而貴言,賤質而貴文,下則應之以為大偽奸詐。
王弼注:行術用明,以察姦偽;趣覩形見,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則大偽生也。
六親不和,有孝慈;
六親無法和睦相處,於是才有孝順和慈愛。
六親:六種最親愛的人,具體而言為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及夫婦。王弼注:「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史記‧管晏列傳》「上服度則六親固」正義曰:「六親謂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從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
孝:孝順。《說文》:「善事父母者。」《禮記‧祭統》:「孝者,畜也,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畜即養。
慈:慈愛,篤愛。《說文》:「慈,愛也。」《禮記‧曲禮》「故州閭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孔穎達疏:「慈者賭愛之名。」
河上公注:六親絕,親戚不和,乃有孝慈,相牧養也。
國家昏亂,有忠臣。
國家黑暗混亂,於是有忠臣。
河上公注:政令不行,上下相怨,邪辟爭權,乃有忠臣匡正其君也。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義,盡無欲不知廉,各潔己不知貞。大道之君,仁義沒,孝慈滅,猶日中盛時,眾星失光。
王弼注:甚美之名生於大惡,所謂美惡同門。六親,父子兄弟夫婦也。若六親自和,國家自治,則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魚相忘於江湖之道,則相濡之德生也。
- Jack 的 BLOG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