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名:《詩經》(《毛詩》);附孔穎達疏《毛詩注疏》
根據版本:孔穎達疏《詩經注疏》(四庫全書版)
說明:
《詩經》為儒家十三經之一,本名叫《詩》,漢代起列為儒家之經典並列於官學,宋時定名為《詩經》。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詩》最早有三千篇,孔子將其加以重編,刪除重複、並取其符合禮義教化者,僅留約三百零五篇,故有《詩三百》之名: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漢時《詩》學分為齊、魯、韓、毛四家,現今傳世者只有魯國毛亨的《毛詩》,其中《魯詩》至西晉時已亡,而《齊詩》則亡於三國曹魏,《韓詩》亡於宋。
數位經典網站的《詩經》是以漢鄭康成箋、唐陸德明音義、孔穎達疏的《毛詩正義》(《詩經注疏》為底本做校對,除取詩文之外,亦保留《毛詩》中每首詩的序文,並附孔穎達《毛詩正義序》,是一相當便於直接閱讀與引用的《詩經》版本。
另外在閱讀《詩經》原文的同時,亦可點選圖片瀏覽對照 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參照注疏及音義之解釋。以方便學者之研究。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