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至樂第十八

Jack 在 周日, 01/01/2012 - 15:48 發表
版本狀態: 
內容未經校對

外篇至樂第十八【一】

【一】【釋文】以義名篇。《樂》音洛。

天下有至樂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一】?今奚為奚據?奚避奚處?奚就奚去?奚樂奚惡【一】?

【一】【注】忘歡而後樂足,樂足而後身存。將以為有樂耶?而至樂無歡;將以為無樂耶?而身以存而無憂。
【疏】此假問之辭也。至,極也。樂,歡也。言寰宇之中,頗有至極歡樂,可以養活身命者無有哉?
【釋文】《至樂》音洛。篇內不出者皆同。至,極也。樂,歡也。

【二】【注】擇此八者,莫足以活身,唯無擇而任其所遇①乃全耳。
【疏】奚,何也。今欲行至樂之道以活身者,當何所為造,何所依據,何所避諱,何所安處,何所從就,何所捨去,何所歡樂,何所嫌惡,而合至樂之道乎?此假設疑問,下自曠顯。
【釋文】《奚惡》烏路反。
【校】①世德堂本遇下有者字,趙諫議本無。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一】;所下者,貧賤夭惡也【二】;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其為形也亦愚哉!【三】

【一】【疏】天下所尊重者,無過富足財寶,貴盛榮華,壽命遐長,善名令譽;所歡樂者,滋味爽口,麗服榮身,玄黃悅目,宮商娛耳。若得之者,則為據處就樂。

【二】【疏】貧窮卑賤,夭折惡名,世閒以為下也。

【三】【注】凡此,失之無傷於形而得之有損於性,今反以不得為憂,故愚。
【疏】凡此上事,無益於人,而流俗以不得為苦,既不適情,遂憂愁懼慮。如此修為形體,豈不甚愚癡!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積財而不得盡用,其為形也亦外矣【一】。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其為形也亦疏矣【二】。人之生也,與憂俱生,壽者,久憂不死,何苦也!其為形也亦遠矣【三】。烈士為天下見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誠善邪,誠不善邪?若以為善矣,不足活身;以為不善矣,足以活人。【四】故曰,「忠諫不聽,蹲循勿爭【五】。」故夫子胥爭之以殘其形,不爭,名亦不成。誠有善无有哉【六】?

【一】【注】內其形者,知足而已①。
【疏】夫富豪之家,勞神苦思,馳騁身力,多聚錢財,積而不散,用何能盡!內其形者,豈其如斯也!

【二】【注】故親其形者,自得於身中而已。
【疏】夫位高慮遠,祿重憂深,是以晝夜思量,獻可替否,勞形怵心,無時暫息,其為形也,不亦疏乎!

【三】【注】夫遺生然後能忘憂,忘憂而後生可樂,生可樂而後形是我有,富是我物,貴是我榮也。
【疏】夫稟氣頑癡,生而憂戚,雖復壽考,而精神闇,久憂不死,翻成苦哉。如此為形,豈非疏遠,其於至樂,不亦謬乎!
【釋文】《》音昏,又音門。

【四】【注】善則適當,故不周濟。
【疏】誠,實也。夫忠烈之士,忘身徇節,名傳今古,見善世閒,然未知此善是(有)〔否〕虛實。善若實也,不足以活身命;善必虛也,不應養活蒼生。賴諫諍而太平,此足以活人也;為忠烈而被戮,此不足以活身也。

【五】【注】唯中庸之德為然。
【疏】蹲循,猶順從也。夫為臣之法,君若無道,宜以忠誠之心匡諫;君若不聽,即須蹲循休止,若逆鱗強諍,必遭刑戮也。
【釋文】《蹲》七旬反。郭音存,又趣允反。《循》音旬,又音脣。《勿爭》爭鬬之爭。下同。◎家世父曰:外物篇踆於水,釋文引字林云,踆,古蹲字。史記貨殖傳下有(踆)〔蹲〕鴟,徐廣云:蹲,古作踆。玉篇足部:踆,退也。部:逡,退也。踆逡字同。漢書巡行郡國作循行。蹲循,猶逡巡也。◎慶藩案蹲循即逡巡。廣雅:逡巡,卻退也。管子戒篇作逡遁,(漢鄭固碑同。)小問篇作遵循,(荀子同。)晏子問篇作逡遁,又作逡循,漢書平(常)〔當〕傳贊作逡遁,(萬)〔萭〕②章傳作逡循,三禮注作逡遁,字異而義實同。

【六】【注】故當緣督以為經也。
【疏】吳王夫差,荒淫無道,子胥忠諫,以遭殘戮。若不諫諍,忠名不成。故諫與不諫,善與不善,誠未可定矣。
【校】①趙諫議本此句作厚形知足。②當字萭字均依漢書改。

今俗之所為與其所樂,吾又未知樂之果樂邪,果不樂邪【一】?吾觀夫俗之所樂,舉群趣者,誙誙然如將不得已【二】,而皆曰樂者,吾未之樂也,亦未之①不樂也【三】。果有樂无有哉?吾以无為誠樂②矣【四】,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樂无樂,至譽无譽。【五】」

【一】【疏】果,未定也。流俗以貪染為心,以色聲為樂。未知此樂決定樂耶?而倒置之心,未可謂信也。

【二】【注】舉群趣其所樂,乃不避死也。
【疏】誙誙,趣死貌也。已,止也。舉世之人,群聚趣競,所歡樂者,無過五塵,貪求至死,未能止息之也。
【釋文】《誙誙》戶耕反,徐苦耕反,又胡挺反。李云:趣死貌。崔云:以是為非,以非為是。誙誙,本又作脛脛。

【三】【注】無懷而恣物耳。
【疏】而世俗之人,皆用色聲為上樂,而莊生體道忘淡,故不見其樂,亦不見其不樂也。

【四】【注】夫無為之樂,無憂而已。
【疏】以色聲為樂者,未知決定有此樂不?若以莊生言之,用虛淡無為為至實之樂。

【五】【注】俗以鏗鎗為樂,美善為譽。
【疏】俗以富貴榮華鏗金鎗玉為上樂,用美言佞善為令譽,以無為恬淡寂寞虛夷為憂苦。故知至樂以无樂為樂,至譽以无譽為譽也。
【釋文】《鏗》苦耕反。《鎗》七羊反。
【校】①闕誤引江南古藏本未之俱作未知之,趙諫議本作未知。②闕誤引江南古藏本誠樂作而誠者為樂。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雖然,无為可以定是非。【一】至樂活身,唯无為幾存【二】。請嘗試言之。天无為以之清,地无為以之寧【三】,故兩无為相合,萬物皆化【四】。芒乎芴乎,而无從出乎【五】!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六】!萬物職職,皆從无為殖【七】。故曰天地无為也而无不為也【八】,人也孰能得无為哉【九】!

【一】【注】我無為而任天下之是非,是非者①各自任則定矣。
【疏】夫有為執滯,執是競非,而是非無主,故不可定矣。無為虛淡,忘是忘非,既無是非而是非定者也。

【二】【注】百姓足②則吾身近乎存也。
【疏】幾,近也。存,在也。夫至樂無樂,常適無憂,可以養活身心,終其天命,唯彼無為,近在其中者矣。
【釋文】《近乎》附近之近。

【三】【注】皆自清寧耳,非為之所得。

【四】【注】不為而自合,故皆化,若有意乎為之,則有時而滯也。
【疏】天無心為清而自然清虛,地無心為寧而自然寧靜。故天地無為,兩儀相合,升降災福而萬物化生,若有心為之,即不能已。

【五】【注】皆自出耳,未有為而出之也。
【釋文】《芒乎》李音荒,又呼晃反。下同。《芴乎》音忽。下同。

【六】【注】無有為之象。
【疏】夫二儀造化,生物無心,恍惚芒昧,參差難測;尋其從出,莫知所由;視其形容,竟無象貌。覆論芒芴,互其文耳。◎慶藩案芴芒,即忽荒也。(爾雅太歲在巳曰大荒落,史(書)〔記〕書荒作芒。三代世表帝芒,索隱:芒,一作荒。)淮南原道篇游淵霧,鶩忽怳,高注:忽怳,無形之象。文選七發李注引淮南正作忽荒。人間篇曰,翱翔乎忽荒之上,賈誼鵩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是其證。

【七】【注】皆自殖耳。
【疏】職職,繁多貌也。夫春生夏長,庶物繁多,孰使其然?皆自生耳。尋其源流,從無為種植。既無為種植,豈有為耶!
【釋文】《萬(萬)〔物〕職職》司馬云:職職,猶祝祝也。李云:繁(植)〔殖〕貌。案爾雅,職,主也。謂各有主而區別。◎盧文弨曰:舊殖譌淔,③今改正。

【八】【注】若有為則有不濟④也。

【九】【注】得無為則無樂而樂至矣。
【疏】孰,誰也。夫天地清寧,無為虛廓而升降,生化而無不為也。凡俗之人,心靈暗昧,耽滯有欲,誰能得此無為哉!言能之者,乃至務也。若得之者,便是德合二儀,冥符至樂也。
【校】①趙諫議本無者字。②趙本足作定。③世德堂本作殖。④世德堂本濟作齊。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一】,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二】。

【一】【疏】莊惠二子為淡水素交,既有死亡,理須往弔。

【二】【疏】箕踞者,垂兩腳如簸箕形也。盆,瓦缶也。莊子知生死之不二,達哀樂之為一,是以妻亡不哭,鼓盆而歌,垂腳箕踞,敖然自樂。
【釋文】《箕踞》音據。《盆》謂瓦缶也。

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一】!」

【一】【疏】共妻居處,長養子孫,妻老死亡,竟不哀哭,乖於人理,足是無情,加之鼓歌,一何太甚也!
【釋文】《長子》丁丈反。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无概然!【一】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氣【二】。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①,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三】。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四】。」

【一】【疏】然,猶如是也。世人皆欣生惡死,哀死樂生,故我初聞死之時,何能獨無概然驚歎也!
【釋文】《无概》古代反。司馬云:感也。又音骨,哀亂貌。

【二】【疏】莊子聖人,妙達根本,故覩察初始本自無生,未生之前亦無形質,無形質之前亦復無氣。從無生有,假合而成,是知此身不足惜也。

【三】【疏】大道在恍惚之內,造化芒昧之中,和雜清濁,變成陰陽二氣;二氣凝結,變而有形;形既成就,變而生育。且從無出有,變而為生,自有還無,變而為死。而生來死往,變化循環,亦猶春秋冬夏,四時代序。是以達人觀察,何哀樂之有哉!

【四】【注】未明而概,已達而止,斯所以誨有情者,將令推至理以遣累也。
【疏】偃然,安息貌也。巨室,謂天地之閒也。且夫息我以死,臥於天地之閒,譬彼炎涼,何得隨而哀慟!自覺不通天命,故止哭而鼓盆也。
【釋文】《巨室》巨,大也。司馬云:以天地為室也。《噭噭》古弔反,又古堯反。《將令》力呈反。
【校】①闕誤作萬物皆化,今又變而之死,云:化下有生字,又作有。

支離叔與滑介叔觀於冥伯之丘,崑崙之虛,黃帝之所休【一】。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二】。

【一】【疏】支離,謂支體離析,以明忘形也。滑介,猶骨稽也,謂骨稽挺特,以遺忘智也。欲顯叔世澆訛,故號為叔也。冥,闇也。伯,長也。崑崙,人身也。言神智杳冥,堪為物長;崑崙玄遠,近在人身;丘墟不平,俯同世俗;而黃帝聖君,光臨區宇,休心息智,寄在凡庸。是知至道幽玄,其則非遠,故託二叔以彰其義也。
【釋文】《支離叔與滑》音骨。崔本作●。《介》音界。《叔》李云:支離忘形,滑介忘智,言二子乃識化也。《冥伯之丘》李云,丘名,喻杳冥也。《崑崙》力門反。《之虛》音墟。《所休》休,息也。

【二】【疏】蹶蹶,驚動貌。柳(生)者,易生之木;木者,棺槨之象;此是將死之徵也。二叔遊於崑崙,觀於變化,俄頃之間,左臂生柳,蹶然驚動,似欲惡之也。
【釋文】《左肘》竹九反。司馬本作胕,音趺,云:胕,足上也。◎家世父曰:說文:瘤,腫也。玉篇:瘤,瘜肉。廣韻:瘤,肉起疾。說文亦以瘜為寄肉。瘤之生於身,假借者也;人之有生,亦假借也;皆塵垢之附物者也。柳瘤字,一聲之轉。《蹶蹶》紀衛反,動也。《惡之》烏路反。後皆同。

支離叔曰:「子惡之乎【一】?」

【一】【疏】相與觀化,貴在虛忘。蹶然驚動,似有嫌惡也。

滑介叔曰:「亡,予何惡【一】!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二】。死生為晝夜【三】。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四】!」

【一】【疏】亡,無也。觀化之理,理在忘懷,我本無身,何惡之有也!

【二】【疏】夫以二氣五行,四支百體假合結聚,借而成身。是知生者塵垢穢累,非真物者也。
【釋文】《垢也》音苟。

【三】【疏】以生為晝,以死為夜,故天不能無晝夜,人焉能無死生!

【四】【注】斯皆先示有情,然後尋至理以遣之。若云我本無情,故能無憂,則夫有情者,遂自絕於遠曠之域,而迷困於憂樂之竟矣。
【疏】我與子同遊,觀於變化,化而及我,斯乃(是)〔理〕當待終,有何嫌惡?既冥死生之變,故合至樂也。
【釋文】《之竟》音境。

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一】,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二】?將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三】?將子有不善之行,愧遺父母妻子之醜,而為此乎【四】?將子有凍餒之患,而為此乎【五】?將子之春秋故及此乎【六】?」

【一】【疏】之,適也。髐然,無潤澤也。撽,打擊也。馬捶,猶馬杖也。莊子適楚,遇見髑髏,空骨無肉,朽骸無潤,遂以馬杖打擊,因而問之。欲明死生之理均齊,故寄髑髏寓言答問也。
【釋文】《髑》音獨。《髏》音樓。《髐》苦堯反,徐又許堯反,李呼交反。司馬李云:白骨貌有枯形也。《撽》苦弔反,又古的反。說文作●,云:旁擊也。《馬捶》拙反,又之睡反,馬杖也。

【二】【疏】夫子貪欲資生,失於道理,致使夭折性命,而骸骨為此乎?

【三】【疏】為當有亡國征戰之事,行陳斧鉞之誅,而為此乎?

【四】【疏】或行姦盜不善之行,世閒共惡,人倫所恥,遺愧父母,羞見妻孥,慚醜而死於此乎?
【釋文】《愧遺》唯季反。

【五】【疏】餒,餓也。或遊學他鄉,衣糧乏盡,患於飢凍,死於此乎?
【釋文】《凍》丁貢反。《餒》奴罪反。

【六】【疏】春秋,猶年紀也。將子有黃髮之年,耆艾之壽,終於天命,卒於此乎?

於是語卒,援髑髏,枕而臥【一】。夜半,髑髏見夢曰:「子①之談者似辯士。視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則无此矣。子欲聞死之說乎?【二】」

【一】【疏】卒,終也。援,引也。初逢枯骨,援馬杖而擊之,問語既終,引髑髏而高枕也。
【釋文】《援》音袁。《枕而》針鴆反。

【二】【疏】覩於此,子所言皆是生人之累患,欲論死道,則無此憂虞。子是生人,頗欲聞死人之說乎?莊子睡中感於此夢也。
【釋文】《見夢》賢遍反。
【校】①闕誤引張君房本子上有向字。

莊子曰:「然【一】。」

【一】【疏】然,許髑髏,欲〔聞〕①其死說。
【校】①聞字依上正文補。

髑髏曰:「死,无君於上,无臣於下;亦无四時之事,從①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一】。」

【一】【疏】夫死者,魂氣升於天,骨肉歸乎土。既無四時炎涼之事,寧有君臣上下之累乎!從容不復死生,故與二儀同其年壽;雖南面稱孤,王侯之樂亦不能過也。
【釋文】《從然》七容反,從容也。李徐子用反,縱逸也。
【校】①闕誤引張君房本從作泛。

莊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復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反子父母妻子閭里知識,子欲之乎【一】?」

【一】【疏】莊子不信髑髏之言,更說生人之事。欲使司命之鬼,復骨肉,反妻子,歸閭里,頗欲之乎?
【釋文】《復生》音服,又扶又反。

髑髏深矉蹙頞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而復為人閒①之勞乎【一】!」

【一】【注】舊說云莊子樂死惡生,斯說謬矣!若然,何謂齊乎?所謂齊者,生時安生,死時安死,生死之情既齊,則無為當生而憂死耳。此莊子之旨也。
【疏】深矉蹙頞,憂愁之貌也。既聞司命復形,反於鄉里,於是(矉)〔憂〕愁矉蹙,不用此言。誰能復為生人之勞而棄南面王之樂耶!
【釋文】《深矉》音頻。《蹙》本又作顣,又作,同。子六反。《頞》於葛反。李云:矉顣者,愁貌。《而復》扶又反。
【校】①闕誤引張君房本人閒作生人。

顏淵東之齊,孔子有憂色。子貢下席而問曰:「小子敢問,回東之齊,夫子有憂色,何邪?」【一】

【一】【疏】顏回自西之東,從魯往於齊國,欲將三皇五帝之道以教齊侯,尼父恐不逗機,故有憂色。於是子貢避席,自稱小子,敢問夫子憂色所由。

孔子曰:「善哉汝問!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一】。』夫若是者,以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也,夫不可損益【二】。吾恐回與齊侯言堯舜黃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農之言。彼將內求於己而不得,不得則惑,人惑則死。【三】

【一】【疏】褚,容受也。懷,包藏也。綆,汲索也。夫容小之器,不可以藏大物;短促之繩,不可以引深井。此言出管子之書,孔丘善之,故引以為譬也。
【釋文】《褚小》豬許反。◎慶藩案玉篇:褚,裝衣也。字或作●。一切經音義引通俗文曰:裝衣曰●。說文繫傳:褚,衣之橐也。集韻:囊也。字或作●。說文,●,●也,所以〔載〕①盛米。又曰:●,載米●也。繫傳曰:●〔亦〕②囊也。左成三年傳,鄭賈人有將寘於褚中以出,蓋褚可以囊物,亦可以囊人者也。《綆》格猛反,汲索也。《汲》居及反。

【二】【注】故當任之而已。
【疏】夫人稟於天命,愚智各有所成;受形造化,情好咸著所適;方之鳧鶴不可益損,故當任之而無不當也。
【釋文】《所適》適,或作通。

【三】【注】內求不得,將求於外。舍內求外,非惑如何!
【疏】黃帝堯舜,五帝也。燧人神農,三皇也。恐顏回將三皇五帝之道以說齊侯。既而步驟殊時,澆淳異世,執持聖迹,不逗機緣,齊侯聞此大言,未能領悟,求於己身,不能得解。脫不得解,則心生疑惑,於是忿其勝己,必殺顏回。
【釋文】《皇帝》謂三皇五帝也。司馬本作黃帝。◎盧文弨曰:今本作黃帝。案皇黃古通用,陸氏謂三皇五帝,非。《而重》直用反。《舍內》音捨。
【校】①載字依說文補。②亦字依繫傳補。又●字原刻均訛作●,今正之。

且女獨不聞邪?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一】。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二】。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三】。夫以鳥養養鳥者,宜栖之深林,遊之壇陸,浮之江湖,食之,隨行列而止,委而處【四】。彼唯人言之惡聞,奚以夫譊譊為乎!咸池九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鳥聞之而飛,獸聞之而走,魚聞之而下入,人卒聞之,相與還而觀之【五】。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其好惡故異也②【六】。故先聖不一其能,不同其事【七】。名止於實,義設於適,是之謂條達而福持【八】。」

【一】【疏】郭外曰郊。御,迎也。九韶,舜樂名也。太牢,牛羊豕也。昔有海鳥,名曰爰居,形容極大,頭高八尺,避風而至,止魯東郊。實是凡鳥而妄以為瑞,臧文仲祀之,故有不智之名也。於是奏韶樂,設太牢,迎於太廟之中而觴宴之也。此臧文仲用為神鳥,非關魯侯,但飲鳥於魯廟之中,故言魯侯觴之也。
【釋文】《且女》音汝。後同。《海鳥》司馬云:國語曰爰居也。止魯東門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不云魯侯也。爰居,一名雜縣,舉頭高八尺。樊光注爾雅云:形似鳳凰。◎慶藩案文選江文通雜體詩注引司馬云:海鳥,爰居也。(太平御覽九百二十五引鳥下有即字,爰居作鶢鶋。)不若釋文之詳。《御而》音訝。《觴》音傷。《于廟》司馬云:飲之於廟中也。《九韶》常遙反。舜樂名。

【二】【疏】夫韶樂太牢,乃美乃善,而施之爰居,非所餐聽,故目眩心悲,數日而死。亦猶三皇五帝,其道高遠,施之齊侯,非所聞之也。
【釋文】《眩》玄徧反。司馬本作玄,音眩。《視》如字。徐市至反。《臠》里轉反。

【三】【疏】韶樂牢觴,是養人之具,非養鳥之物也。亦猶顏回以己之學術以教於齊侯,非所樂也。

【四】【疏】壇陸,湖渚也。,泥也。,白魚子也。逶迆,寬舒自得也。夫養鳥之法,宜栖茂林,放洲渚,食魚子,浮江湖,逐群飛,自閒放,此以鳥養之法養鳥者也。亦猶齊侯率己所行,逍遙自得,無所企羨也。
【釋文】《壇》大丹反。司馬本作澶,音但,云:水沙澶也。《食之》音嗣。《》音條,又音攸②,李徒由反,一音由。◎盧文弨曰:今本作又音篠。《隨行》戶剛反。《委》於危反。《》以支反,又如字。

【五】【疏】奚,何也。繞,喧聒也。咸池,堯樂也。洞庭之野,謂天地之閒也。還,繞也。咸池九韶,惟人愛好,魚鳥諸物惡聞其聲,愛好則繞而觀之,惡聞則高飛深入。既有欣有惡,八音何用為乎!
【釋文】《譊譊》乃交反。《咸池》堯樂名。《之樂》如字。《人卒》寸忽反。司馬音子忽反,云:眾也。《還而》音患,又旋面反。

【六】【疏】魚好水而惡陸,人好陸而惡水。彼之人魚,稟性各別,好惡不同,故死生斯異。豈唯二種,萬物皆然也。
【釋文】《其好》呼報反。

【七】【注】各隨其情。
【疏】先古聖人,因循物性,使人如器,不一其能,各稱其情,不同其事也。是知將三皇之道以說齊侯者,深不可也。

【八】【注】實而適,故條達;性常得,故福持。
【疏】夫因實立名,而名以召實,故名止於實,不用實外求名。而義者宜也,隨宜施設,適性而已,不用捨己效人。如是之道,可謂條理通達,而福德扶持者矣。
【校】①闕誤引江南古藏本故異也三字作好惡異。②世德堂本作筱,此從釋文原本。

列子行食於道從,見百歲髑髏,攓蓬而指之曰:「唯予與汝知而未嘗死,未嘗生也【一】。若①果養乎?予果歡乎【二】?」

【一】【注】各以所遇為樂。
【疏】攓,拔也。從,傍也。禦寇困於行李,食於道傍,仍見枯朽髑髏,形色似久。言百歲者,舉其大數。髑髏隱在蓬草之下,遂拔卻蓬草,因而指麾與言。然髑髏以生為死,以死為生,列子則以生為生,以死為死。生死各執一方,未足為定,故未嘗死,未嘗生也。
【釋文】《道從》如字。司馬云:從,道旁也。本或作徒。◎盧文弨曰:殷敬順列子天瑞篇釋文云:莊子從作徒。司馬云:徒,道旁也,本或作從。與此本異。◎慶藩案道從當為道徒之誤。從徒形相似,故徒誤為從。列子天瑞篇正作食於道徒。《攓》居輦反,徐紀偃反,又起虔反。司馬云:拔也。或音厥。《蓬》步東反,徐扶公反。◎慶藩案攓,正字作●。說文:●,拔取也。攓為●之借字,故司馬訓為拔也。亦通作搴。離騷朝搴阰之木蘭。(說文引此正作●。)爾雅:芼,搴也。樊光曰:搴,猶拔也。釋文:搴,九輦反。漢書季布傳搴旗者數矣,李奇注亦曰:搴,猶拔也。

【二】【注】歡養之實,未有定在。
【疏】「汝欣冥冥,冥冥果有怡養乎?我悅人倫,人倫決可歡乎?」適情所遇,未可定之者也。
【釋文】《若果》一本作汝果,元嘉本作汝過。《養》司馬本作暮,云:死也。《予果》元嘉本作子過。《歡乎》司馬本作嚾,云:呼聲,謂生也。◎俞樾曰:養,讀為恙。爾雅釋詁:恙,憂也。若果恙乎?予果歡乎?恙與歡對,猶憂與樂對也。言若之死非憂,予之生非樂也。恙與養,古字通。詩二子乘舟篇中心養養,傳訓養為憂,本雅詁矣。司馬本養作暮,乃字之誤。
【校】①趙諫議本若作汝。

種有幾①【一】?得水則為●【二】,得水土之際則為•蠙之衣【三】,生於陵屯則為陵舄【四】,陵舄得鬱棲【五】則為烏足【六】,烏足之根為蠐螬,其葉為胡蝶。胡蝶胥也【七】化而為蟲,生於下,其狀若脫,其名為鴝掇【八】。鴝掇千日為鳥,其名為乾餘骨。乾餘骨之沫為斯彌【九】,斯彌為食醯【一0】。頤輅生乎食醯,黃軦生乎九猷【一一】,瞀芮生乎腐蠸【一二】。羊奚比乎不●,久竹【一三】生青寧②【一四】;青寧生程【一五】,程生馬,馬生人【一六】,人又反入於機。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一七】。

【一】【注】變化種數,不可勝計。
【疏】陰陽造物,轉變無窮,論其種類,不可深計之也。
【釋文】《種》章勇反。注同。《有幾》居豈反。《可勝》音升。

【二】【疏】潤氣生物,從無生有,故更相繼續也。
【釋文】《得水則為●》此古絕字。徐音絕,今讀音繼。司馬本作繼,云:萬物雖有兆朕,得水土氣乃相繼而生也。本或作斷,又作續斷。◎盧文弨曰:古絕字當作,此●乃繼字。◎家世父曰:釋文引司馬本作繼,言萬物雖有兆朕,得水土乃相繼而生也。本或作斷,又作續斷。疑作續斷者是也。說文:藚,水舄也。爾雅,藚,牛脣,郭注引毛詩傳:水蕮也,如藚斷,寸寸有節。藚,續字,即本草之云續斷也。

【三】【疏】•蠙之衣,青苔也,在水中若張綿,俗謂之蝦蟆衣也。
【釋文】《得水土之際則為•》戶媧反。《蠙》步田反,徐扶賢反,郭父因反,又音賓,李婢軫反。《之衣》司馬云:言物根在水土際,布在水中,就水上視不見,按之可得,如張綿在水中,楚人謂之•蠙之衣。

【四】【疏】屯,阜也。陵舄,車前草也。既生於陵阜高陸,即變為車前也。
【釋文】《生於陵屯》司馬音徒門反,云:阜也。郭音純。《則為陵舄》音昔。司馬云:言物因水成而陸產,生於陵屯,化作車前,改名陵舄也。一名澤舄,隨燥溼變也。然不知其祖,言物化無常形也。人之死也,亦或化為草木,草木之精或化為人也。

【五】【疏】鬱棲,糞壤也。陵舄既老,變為糞土也。

【六】【疏】糞壤復化生烏足之草根也。
【釋文】《陵舄得鬱棲則為烏足》司馬云:鬱棲,蟲名;烏足,草名;生水邊也。言鬱棲在陵舄之中則化為烏足也。李云:鬱棲,糞壤也。言陵舄在糞化為烏足也。◎家世父曰:爾雅,芣,馬舄,郭注:今車前草,江東呼為蝦蟆衣。爾雅蕍舄,郭注:今澤蕮,一曰水舄,一曰馬舄,一曰澤舄,三者同類,而所生不同。陸機詩疏:藚,澤舄,葉如車前。圖經亦云澤舄生淺水中。則陵舄生於陵屯,當別一物。釋文引司馬云,物因水成而陸產,生於陵屯,化作車前,改名陵舄。車前生道邊,亦(云)不生陵屯也。

【七】【疏】蠐螬,(●)〔蝎〕③蟲也。胥,胡蝶名也。變化無恆,故根為蠐螬而葉為胡蝶也。
【釋文】《烏足之根為蠐》音齊。《螬》音曹。司馬本作螬蠐,云:蝎也。◎慶藩案太平御覽九百四十八引司馬云:烏足,草名,生水邊。螬蠐,蟲也。與釋文異。《其葉為胡蝶》音牒。司馬云:胡蝶,蛺蝶也。草化為蟲,蟲化為草,未始有極。《胡蝶胥也》一名胥。◎俞樾曰:釋文曰,胡蝶胥也,一名胥。此失其義,當屬下句讀之。本云,胡蝶胥也化而為蟲,與下文鴝掇千日為鳥,兩文相對。千日為鳥,言其久也;胥也化而為蟲,言其速也。列子天瑞篇釋文曰:胥,少也,謂少時也。得其義矣。◎家世父曰:釋文引司馬云,胡蝶一名胥也。疑胥也不當為胡蝶之名。爾雅:蚅,鳥蝎,郭注:大蟲如指,似蠶。毛詩傳:蠋,桑蟲。說文:蠋,蜀葵中蠶也。廣志:藿蠋有五色者,槐蠋有采有角。爾雅所云桑繭樗繭棘繭欒繭蕭繭,皆蠋類也。老而成蛹,則為胡蝶。胡蝶生卵,就火取溫,又成蠋。生於下者,就溫也。埤雅云:繭生蛾,蛾生卵。郭注爾雅:●羅,即蠶蛾,疏謂蠶蛹所變,是也。胡蝶與蠶蠋之屬互相化。胥也云者,謂互相化也。博雅:原蠶,其蛹●蚼。此云鴝,蓋蚼之叚借字。

【八】【疏】鴝掇,蟲名也。胥得熱氣,故作此蟲,狀如新脫皮毛,形容雅淨也。
【釋文】《化而為蟲生於下》司馬云:得熱氣而生也。《其狀若脫》它括反。司馬音悅,云:新出皮悅好也。◎慶藩案集韻十七薛引司馬云:蟲新出皮悅好貌。與釋文小異。《其名為鴝》其俱反。《掇》丁活反。

【九】【疏】乾餘骨,鳥口中之沫,化為斯彌之蟲。
【釋文】《鴝掇千日為鳥其名為乾餘骨》乾,音干。《乾餘骨之沫》音末。李云:口中汁也。《為斯彌》李云:蟲也。

【一0】【疏】酢甕中蠛蠓,亦為醯雞也。
【釋文】《斯彌為食》如字。司馬本作蝕。《醯》許兮反,李音海。司馬云:蝕醯,若酒上蠛蠓也。蠛,音眠結反,蠓,音無孔反。◎家世父曰:列子天瑞篇斯彌為食醯,頤輅生乎食醯,黃軦生乎九猷,九猷生乎瞀芮,瞀芮生乎腐蠸。是頤輅黃軦數者,皆食醯之類也。方言:蠀螬,自閩以東謂之蝤蠀,梁益之閒謂之●。輅當為●;猷當為蝤。漢書王傳蜉蝣出乎陰。皆群飛小蟲也。郭注爾雅蠛蠓云:小蟲似蚋,喜亂飛。瞀芮當為。荀子醯酸而聚焉,亦食醯之類也。此叚言小蟲自相化。

【一一】【疏】軦亦蟲名。
【釋文】《頤》以之反。《輅生乎食醯》輅,音路,一音洛。《黃軦》音況,徐李休往反。司馬云:頤輅黃軦,皆蟲名。《生乎九猷》音由。李云:九宜為久。久,老也。猷,蟲名也。◎盧文弨曰:案列子作斯彌為食醯頤輅,食醯頤輅生乎食醯黃軦,食醯黃軦生乎九猷,九猷生乎瞀芮。

【一二】【疏】瞀芮,蟲名。腐蠸,螢火蟲也,亦言是粉鼠蟲。
【釋文】《瞀》莫豆反,又莫住反,又亡角反。《芮》如銳反,徐如悅反。《生乎腐》音輔。《蠸》音權,郭音歡。司馬云:亦蟲名也。爾雅云:一名守爪,一云蚡鼠也。

【一三】【疏】並草名也。
【釋文】《羊奚比》毗志反。《乎不●》息尹反。司馬云:羊奚,草名,根似蕪菁,與久竹比合而為物,皆生於非類也。

【一四】【疏】羊奚比合於久竹而生青寧之蟲也。
【釋文】《久竹生青寧》司馬云:蟲名。◎盧文弨曰:殷敬順云,莊子從羊奚至青寧連為一句。司馬之說固如是,郭本乃分之。列子●作筍。

【一五】【疏】亦蟲名也。
【釋文】《青寧生程》李云:未聞。

【一六】【疏】未詳所據。
【釋文】《程生馬馬生人》俗本多誤,故具錄之。

【一七】【注】此言一氣而萬形,有變化而無死生也。
【疏】機者發動,所謂造化也。造化者,無物也。人既從無生有,又反入歸無也。豈唯在人,萬物皆爾。或無識變成有識,〔或〕有識變為無識,或無識變為無識,或有識變為有識,千萬變化,未始有極也。而出入機變,謂之死生。既知變化無窮,寧復欣生惡死!體斯趣旨,謂之至樂也。◎俞樾曰:又當作久,字之誤也。久者,老也。上文黃軦生乎九猷,釋文引李注曰:九宜為久;久,老也。是其義也。人久反入於機者,言人老復入於機也。列子天瑞篇正作人久入於機。
【校】①闕誤引劉得一本幾字有若•為鶉四字。②闕誤引張君房本上六句作斯彌為食醯,食醯生乎頤輅,頤輅生乎黃軦,黃軦生乎九猷,九猷生乎瞀芮,瞀芮生乎腐蠸,腐蠸生乎羊奚,羊奚比乎不●,久竹生青寧。③蝎字依釋文原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