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說文解字卷一上
漢 許慎 撰
宋 徐鉉增釋
第一上
十四部 六百七十二文 重八十
凡萬六百三十九字
文三十一(新附)
一部
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於悉切)
:古文一。
元:始也,从一从兀。
徐鎧曰:元者善之長也,故从一。愚袁切。
天:顚也,至高無上,从一、大。
丕:大也,从一不聲。
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聲。
徐鍇曰:吏之治人心,主於一,故从一。力置切。
文五 重一
丄部
丄: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凡丄之屬皆从丄。
:篆文丄。
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从丄朿聲。
:古文帝。古文諸丄字皆从一,篆文皆从二。二,古文上字。䇂示辰龍童音章皆从古文丄。
旁:溥也,从二,闕;方聲。
:古文㫄。
:亦古文㫄。
:籒文。
丅:底也,指事。
:篆文丅。
文四 重六
示部
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
:古文示
祜:上諱。
臣鉉等曰:此漢安帝名也。福也。當从示古聲。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
古文禮
禧:禮吉也。从示喜聲。
禛:以眞受福也。从示眞聲。
祿:福也,从示彔聲。
禠:福也。从示虒聲。
禎:祥也。从示貞聲。
祥:福也。从示羊聲。一云善。
祉:福也。从示止聲。
福:祐也。从示畐聲。
祐:助也。从示右聲。
祺:吉也。从示其聲。
禥:籒文从基。
祗:敬也。从示氐聲。
禔:安福也。从示是聲。《易》曰:「禔既平。」
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从示申聲。
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从示氏聲。
祕:神也,从示必聲。
齋:戒,潔也。从示,齊省聲。
:籀文齋。从
省。
音禱。
禋:潔祀也。一曰精意以享為禋。从示垔聲。
:籒文从宀。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祀:祭無巳也。从示巳聲。
祡:燒祡燓燎以祭天神。从示此聲。《虞書》曰:「至于岱宗,祡。」
:古文祡,从隋省。 禷:以事類祭天神。从示類聲。
祪:祔、祪,祖也。从示危聲。
祔:後死者合食於先祖。从示付聲。
祖:始廟也。从示且聲。
:門內祭,先祖所以徬徨。从示彭聲。《詩》曰:「祝祭于
。」
祰:告祭也。从示从告聲。
祏:宗廟主也。《周禮》有郊、宗、石室。一曰大夫以石為主。从示从石,石亦聲。
䃾:以豚祠司命。从示比聲。《漢律》曰:「祠䃾司命。」
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詞也。从示司聲。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
礿:夏祭也。从示勺聲。
禘:禘祭也*。从示帝聲。《周禮》曰:「五歲一禘。」
*「禘祭也」應作「諦祭也」。
祫:大合祭先祖親疏遠近也。从示、合。《周禮》曰:「三歲一祫。」
祼:灌祭也。从示果聲。
䄟:數祭也。从示毳聲。讀若舂麥為䄟之䄟。 臣鉉等曰:舂麥爲䄟。今無此語,且非異文,所未詳也。
祝:祭主贊詞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為口為巫。」。
:祝
也。从示畱聲。
祓:除惡祭也。从示犮聲。
祈:求福也。从示斤聲。
禱:告事求福也。从示壽聲。
:禱或省。
:籀文禱。
禜:設緜蕝為營,以禳風雨、雪霜、水旱、癘疫於日月星辰山川也。从示,營省聲。一曰:營、衞,使灾不生。《禮記》曰:「雩,禜,祭水旱。」
禳:磔禳祀,除癘殃也。古者燧人禜子所造。从示襄聲。
襘:會福祭也。从示从會,會亦聲。《周禮》曰:「禬之祝號。」
禪:祭天也。从示單聲。
禦:祀也。从示御聲。
䄆:祀也。从示聲。
禖:祭也。从示某聲。
:祭具也。从示胥聲。
祳:社肉,盛以蜃,故謂之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从示辰聲。《春秋傳》曰:「石尚來歸祳。」
祴:宗廟奏祴樂。从示戒聲。
禡: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从示馬聲。《周禮》曰:「禡於所征之地。」
禂:禱牲馬祭也。从示周聲。《詩》曰:「既禡既禂。」
或从馬壽,省聲。
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傳》曰:「共工之子句龍為社神。」《周禮》:「二十五家為社,各樹其土所宜之木。」
:古文社。 禓:道上祭。从示昜聲。
祲:精氣感祥。从示,㑴省聲。《春秋傳》曰:「見赤黑之。」
禍:害也,神不福也。从示咼聲。
祟:神禍也。从示从出。
籀文祟,从
省。 䄏:地反物為䄏也。从示芺聲。
祘:明視以筭之。从二示。《逸周書》曰:「士分民之祘。均分以祘之也。」讀若筭。
禁:吉凶之忌也。从示林聲。
禫:除服祭也。从示覃聲。
文六十三 重十三
禰:親廟也。从示爾聲。一本云古文也。
祧:遷廟也。从示兆聲。
祆:胡神也。从示天聲。
祚:福也。从示乍聲。
臣鉉等曰:凡祭必受胙,胙卽福也。此字後人所加。 文四(新附) 三部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凡三之屬皆从三。
:古文三。 文一 重一 王部
王部
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从王。
古文王。 閏:餘分之月,五歲再閏,告朔之禮,天子居宗廟,閏月居門中。从王在門中。《周禮》曰:「閏月,王居門中,从終月也。」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為鼻子。
文三 重一
玉部
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凡玉之屬皆从玉。
古文玉。
璙:玉也。从玉尞聲。
瓘:玉也。从玉雚聲。《春秋傳》曰:「瓘斚。」
璥:玉也。从玉敬聲。
琠:玉也。从玉典聲。
:玉也。从玉夒聲。讀若柔。
:玉也。从玉毄聲。讀若鬲。
璠:璵璠。魯之寶玉。从玉番聲。孔子曰:「美哉璵璠。遠而望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
璵:璵璠也。从玉與聲。
瑾:瑾瑜,美玉也。从玉堇聲。
瑜:瑾瑜,美玉也。从玉俞聲。
玒:玉也。从玉工聲。
琜:瓄,玉也。从玉來聲。
瓊:赤玉也。从玉夐聲。
璚:瓊或从矞。
瓗:瓊或从巂。
琁:瓊或从旋省。
珦:玉也。从玉向聲。
㻝:玉也。从玉剌聲。
珣:醫無閭珣玗琪,《周書》所謂夷玉也。从玉旬聲。一曰玉器,讀若宣。
璐:玉也。从玉路聲。
瓚:三玉二石也。从玉贊聲。《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
瑛:玉光也。从玉英聲。
璑:三采玉也。从玉無聲。
珛:朽玉也。从玉有聲。讀若畜牧之畜。
璿:美玉也。从玉睿聲。《春秋傳》曰:「璿弁玉纓。」
:古文璿。
:籀文璿。 球:玉磬也*。从玉求聲。
段玉裁:鉉本玉罄也,非。《爾雅‧釋器》曰:璆,美玉也。《禹貢》、《禮器》鄭注同。《商頌》小球大球傳曰:球,玉也。按磬以球爲之,故名球,非球之本訓爲玉磬。
琳:美玉也。从玉林聲。
璧:瑞玉圜也。从玉辟聲。
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聲。《爾雅》曰:「好倍肉謂之瑗,肉倍好謂之璧。」
環:璧也,肉好若一謂之環。从玉睘聲。
璜:半璧也。从玉黃聲。
琮:瑞玉,大八寸,似車釭。从玉宗聲。
琥:發兵瑞玉,為虎文。从玉从虎,虎亦聲。《春秋傳》曰:「賜子家子雙琥。」
瓏:禱旱玉,龍文,从玉从龍,龍亦聲。
琬:圭有琬者。从玉宛聲。
璋:剡上為圭,半圭為璋。从玉章聲。《禮》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
琰:璧上起美色也。从玉炎聲。
玠:大圭也。从玉介聲。《周書》曰:「稱奉介圭。」
瑒:圭,尺二寸,有瓚,以祠宗廟者也。从玉昜聲。
瓛:桓圭,公所執。从玉獻聲。
珽:大圭,長三尺,抒上,終葵首。从玉廷聲。
瑁: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犂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从玉、冒,冒亦聲。
㺺:古文省。 璬:玉佩。从玉敫聲。
珩:佩上玉也,所以節行止也。从玉行聲。
玦:玉佩也。从玉叏聲。
瑞:以玉為信也。从玉、耑。
徐鍇曰:耑,諦也。會意。
珥:瑱也。从玉、耳,耳亦聲。
瑱:以玉充耳也。从玉眞聲。《詩》曰:「玉之瑱兮。」
臣鉉等曰:今充耳字更从玉㫄充,非是。
琫:佩刀上飾。天子以玉,諸矦以金。从玉奉聲。
珌:佩刀下飾。天子以玉,从玉必聲。
璏:劍鼻玉也。从玉彘聲。
瑵:車蓋玉瑵。从玉蚤聲。
瑑:圭璧上起兆瑑也。从玉,篆省聲。《周禮》曰:「瑑圭璧。」
珇:琮玉之瑑。从玉且聲。
:弁飾,往往冒玉也。从玉綦聲。
璂:或从基。 璪:玉飾。如水藻之文。从玉喿聲。《虞書》曰:「璪火黺米。」
瑬:垂玉也。冕飾。从玉流聲。
璹:玉器也。从玉壽聲。讀若淑。
瓃:玉器也。从玉畾聲。
臣鉉等案:靁字注象回轉之形,畾不成字,凡从畾者並當从靁省。
瑳:玉色鮮白。从玉差聲。
玼:玉色鮮也。从玉此聲。《詩》曰:「新臺有玼。」
璱:玉英華,相帶,如瑟弦。从玉瑟聲。《詩》曰:「瑟彼玉瓚。」
瑮:玉英華,羅列秩秩。从玉㮚聲。《逸論語》曰:「玉粲之璱兮。其猛也。」
瑩:玉色。从玉,熒省聲。一曰石之次玉者。《逸論語》曰:「如玉之瑩。」
璊:玉䞓色也。从玉㒼聲。禾之赤苗謂之虋,言璊,玉色如之。
玧:璊或从允。 瑕:玉小赤也。从玉叚聲。
琢:治玉也。从玉豖聲。
琱:治玉也。一曰石似玉。从玉周聲。
理:治玉也。从玉里聲。
珍:寶也。从玉㐱聲。
玩:弄也。从玉元聲。
貦:玩或从貝。 玲:玉聲。从玉令聲。
瑲:玉聲也。从玉倉聲。《詩》曰:「鞗革有瑲。」
玎:玉聲也。从玉丁聲。齊太公子伋謚曰玎公。
琤:玉聲也。从玉爭聲。
瑣:玉聲也。从玉聲。
瑝:玉聲也。从玉皇聲。
瑀:石之似玉者。从玉禹聲。
玤:石之次玉者。以為系璧。从玉丰聲。讀若《詩》曰「瓜瓞菶菶」。一曰若蚌。
玪:玪,石之次玉者。从玉今聲。
:玪
也。从玉勒聲。
琚:瓊琚。从玉居聲。《詩》曰:「報之以瓊琚。」
璓:石之次玉者。从玉莠聲。《詩》曰:「充耳璓瑩。」
玖:石之次玉黑色者。从玉久聲。《詩》曰:「貽我佩玖。」讀若芑。或曰若人句脊之句。
㺿:石之似玉者。从玉聲。讀若貽。
珢:石之似玉者。从玉艮聲。
:石之似玉者。从玉曳聲。
璅:石之似玉者。从玉巢聲。
璡:石之似玉者。从玉進聲。讀若津。
㻸:石之似玉者。从玉朁聲。
璁:石之似玉者。从玉悤聲。讀若蔥。
:石之似玉者。从玉號聲。讀若鎬。
:石之似玉者。从玉舝聲。讀若曷。
:石之似玉者。从玉
聲。
:石之次玉者。从玉燮聲。
玽:石之次玉者。从玉句聲。讀若苟。
琂:石之似玉者。从玉言聲。
璶:石之似玉者。从玉盡聲。
琟:石之似玉者。从玉隹聲。讀若維。
瑦:石之似玉者。从玉烏聲。
瑂:石之似玉者。从玉眉聲。讀若眉。
璒:石之似玉者。从玉登聲。
㺨:石之似玉者。从玉厶聲。讀與私同。
玗:石之似玉者。从玉于聲。
:玉屬。从玉
聲。讀若沒。
瑎:黑石似玉者。从玉皆聲。讀若諧。
碧:石之青美者。从玉、石,白聲。
琨:石之美者。从玉昆聲。《虞書》曰:「楊州貢瑤琨。」
瑻:琨或从貫。
珉:石之美者。从玉民聲。
瑶:玉之美者。从玉䍃聲。《詩》曰:「報之以瓊瑤。」
珠:蚌之陰精。从玉朱聲。《春秋國語》曰:「珠以禦火灾」是也。
玓:玓瓅,明珠色。从玉勺聲。
瓅:玓瓅。从玉樂聲。
玭:珠也。从玉比聲。宋弘云:「淮水中出玭珠。」玭,珠之有聲者。
璸:夏書玭从虫賓。
珕:蜃屬。从玉劦聲。《禮》:「佩刀,士珕琫而珧珌。」
臣鉉等曰:劦亦音麗,故以爲聲。
珧:蜃甲也。所以飾物也。从玉兆聲。《禮》云:「佩刀,天子玉琫而珧珌。」
玫:火齊,玫瑰也。一曰石之美者。从玉文聲。
瑰:玟瑰,从玉鬼聲。一曰圜好。
璣:珠不圜也。从玉幾聲。
琅:琅玕,似珠者。从玉良聲。
玕:琅玕也。从玉干聲。《禹貢》:「雝州球琳琅玕。」
:古文玕。
珊:珊瑚,色赤,生於海,或生於山。从玉,刪省聲。
瑚:珊瑚也。从玉胡聲。
:石之有光,璧
也。出西胡中。从玉戼聲。
琀: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聲。
:遺玉也。从玉
聲。
璗:金之美者,與玉同色。从玉湯聲。《禮》:「佩刀,諸矦璗琫而璆珌。」
:靈巫,以玉事神。从玉霝聲。
靈:或从巫。
文一百二十六 重十六
珈:婦人首飾。从玉加聲。《詩》曰:「副筓六珈。」
璩:環屬。从玉豦聲。見《山海經》。
琖: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斚,周曰爵。从玉戔聲。或从皿。
琛:寶也。从玉,深省聲。
璫:華飾也。从玉當聲。
琲:珠五百枚也。从玉非聲。
珂:玉也。从玉可聲。
玘:玉也。从玉己聲。
珝:玉也。从玉羽聲。
璀:璀璨,玉光也。从玉崔聲。
璨:玉光也。从玉粲聲。
琡:玉也。从玉叔聲。
瑄:璧六寸也。从玉宣聲。
珙:玉也。从玉共聲。
《玨部》
玨:二玉相合為一珏。凡珏之屬皆从珏。
瑴:珏或从。 班:分瑞玉。从珏从刀。
:車笭間皮篋。古者使奉玉以藏之。从車、珏。讀與服同。
文三 重一
《气部》
气:雲气也,象形。凡气之屬皆从气。
氛:祥气也。从气分聲。
文二 重一
《士部》
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為士。」凡士之屬皆从士。
壻:夫也。从士胥聲。《詩》曰:「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者,夫也。讀與細同。
婿:壻或从女。
壯:大也。从士爿聲。
壿:士舞也。从士尊聲。《詩》曰:「墫墫舞我。」
文四 重一
《丨部》
丨: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讀若囟,引而下行讀若。凡丨之屬皆从丨。
中:和也,从口。丨,上下通。
段玉裁:俗本和也,非是,當作內也。
:古文中。
:籀文中。
:旌旗杠皃。从丨从㫃,㫃亦聲。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