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提要

Jack 在 周日, 12/23/2012 - 10:59 發表
版本狀態: 
已完成校對
書籍首頁: 

 

  高誘注本, 2, 3, 4, 5, 6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五

《戰國策》 雜史類

提要

 

臣等謹案:《戰國策》三十三卷。 

舊本題漢高誘注。今考其書,實宋姚宏校本也。 

《文獻通考》引《祟文總目》曰:「《戰國策》篇卷亡闕,第二至第十、三十一至三闕。又有後漢高誘注本二十卷,今闕第一、第五、第十一至二十,止存八卷。」 

曾鞏校定序曰:「此書有高誘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總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此為毛晉汲古閣影宋鈔本。雖三十三卷皆題曰高誘注,而有誘注者僅二卷至四卷、六卷至十卷,與《崇文總目》八篇數合。又最末三十二、三十三兩卷,合前八卷,與曾鞏序十篇數合。而其餘二十三卷,則但有《考異》而無注。其有注者多冠以「續」字。其偶遺「續」字者,如《趙策一》「郄疵」注、「雒陽」注,皆引唐林寶《元和姓纂》;《趙策二》「甌越」注,引魏孔衍《春秋後語》;《魏策三》「芒卯」注,引《淮南子注》。衍與寶在誘後,而《淮南子注》即誘所自作,其非誘注,可無庸置辨。

蓋鞏校書之時,官本所少之十二篇,誘書適有其十,惟闕第五、第三十一。誘書所闕,則官書悉有之,亦惟闕第五、第三十一。意必以誘書足官書,而又于他家書內摭二卷補之。此官書、誘書合為一本之由。 

然鞏不言校誘注,則所取惟正文也。迨姚宏重校之時,乃併所存誘注入之。故其自序稱「不題校人并題續注者,皆余所益」。知為先載誘注,故以「續」為別。且原本凡有誘注復加校正者,並於夾行之中又為夾行,與無注之卷不同。知校正之時,注己與正文並列矣。  

又原本卷端曾鞏、李格非、王覺、孫朴《序》、《跋》,皆前列標題,各題其字。而宏《序》獨空一行,列于末,前無標題。《序》中所言體例,又一一與書合,為宏校本無疑。其卷卷題高誘名者,殆傳寫所增,以贋古書耳。書中校正稱曾者,鞏本也;稱錢者,錢藻本也;稱劉者,劉敞本也;稱集者,集賢院本也;無姓名者,即宏《序》所謂「不題校人」為所加入者也。

其點勘頗為精密。元吳師道作《戰國策鮑注補正》,時稱宏本極善,而惜其未見,則在元時已罕傳矣。近時揚州所刊,即從此本錄出,而仍題誘名,殊為失考。今于原有注之卷題高誘注,姚宏校正續注原注已佚之卷,則惟題姚宏校正續注,而不列誘名,仍具為辨正,如右焉。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