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老子道德經導讀:象元第二十五

Jack 在 週六, 03/28/2015 - 11:01 發表

【經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帛書甲本: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繡呵繆呵,獨立□□□,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曰遠□□□□□,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法□□□□□法□□。

帛書乙本: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蕭呵謬呵,獨立而不,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譯】

 有個物體混混沌沌中生成,早在天地之前就已存在。寂寞而安靜,空虛而清淨,獨立永恒而不改變。運行周密而無所不至,因此無所危殆,可以做為養育天地萬物的母親。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叫它作「道」。勉強稱呼它叫做「大」。「大」意味著逝去,逝去意味著遙遠,遙遠意味著反覆。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是大。邦國之中有四大,而君王位居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釋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個物體混混沌沌中生成,早在天地之前就已存在。

指的是道,就其形體來說混沌而無定形,早在天地未開之時就已存在。

混:混原指豐沛貌,通「渾」,但實取溷義,即水濁之狀。老子用以形容道。《莊子.應帝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說文》:「混,豐流也。」段注:「盛滿之流也。《孟子》曰:源泉混混。古音讀如袞,俗字作滾。《山海經》曰:其源渾渾泡泡。郭云:水濆湧也。袞咆二音。渾渾者假借渾爲混也,今俗讀戸袞胡困二切,訓爲水濁,訓爲雜亂,此用混爲溷也,說文混、溷義別。」

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河上公注:謂道無形混沌而成,萬物乃在天地之前。

王弼注:混然不可得而知,而萬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誰之子,故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寂寞而安靜,空虛而清淨,獨立永恒而不改變。

寂:靜也。《說文》作「」:「無人聲也。」段注:「今字作寂。方言作,云靜也。

寥:空虛。《說文》作「廫」:「空虚也,从广膠聲。」段注:「此今之寥字。」

河上公注:◎人自見其形容以為好,自見所行以為應道,殊不自知其形貌操行之鄙。 ◎自以為是而非人,眾共蔽之使不得彰明。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運行周密而無所不至,因此無所危殆,可以做為養育天地萬物的母親。

殆:《說文》:「危也。」段注:「危者在高而懼也,引伸之凡將然之辭皆曰殆曰危。」

周:周密,形容道的運行無所不至,至為周密而普遍。

天下母:應作「天地母」,前言「先天地生」可證,河上公注「道通行天地」,帛書甲乙本皆作「天地母」。道為生養天地的母親。

河上公注:◎道育養萬物精氣,如母之養子。 ◎道通行天地,無所不入,在陽不焦,託陰不腐,無不貫穿,不危殆。

王弼注:周行無所不至而免殆,能生全大形也,故可以為天下母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叫它作「道」。

河上公注:我不見道形容,不知當何以名之,見萬物皆從道所生,故字之曰道也。

王弼注:◎名以定形,混成無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也。 ◎夫名以定形,字以稱可,言道取於無物而不由也。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稱最大也。

強為之名曰大。

勉強稱呼它叫做「大」。

大:《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河上公注:不知其名,強曰大者,高而無上,羅而無外,無不包容,故曰大也。

王弼注:吾所以字之曰道者,取其可言之稱最大也。責其字定之所由,則繫於大,大有繫,則必有分,有分則失其極矣。故曰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大」意味著逝去,逝去意味著遙遠,遙遠意味著反覆。

逝:往也。河上公:「復逝去無常處所也。」王弼:「逝,行也。不守一大體而已。周行無所不至,故曰逝也。」逝、遠,都是形容大道深遠、玄冥,窮極之狀。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

六十五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河上公注:◎其為大非若天常在上,非若地常在下,乃復逝去無常處所也。 ◎言遠者,窮乎無窮,布氣天地,無所不通也。 ◎言其遠不越絕,乃復在人身也。

王弼注:◎逝,行也。不守一大體而已。周行無所不至,故曰逝也。 ◎遠,極也。周無所不窮極,不偏於一。逝故曰遠也,不隨於所適,其體獨立,故曰反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是大。

王亦大:《說文》作「人亦大」,大部曰:「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河上公注:道大者,包羅諸天地無所不容也。天大者,無所不蓋也;地大者,無所不載也。王大者,無所不制也。

王弼注:天地之性,人為貴,而王是人之主也。雖不職大亦復為大與三匹,故曰王亦大也。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邦國之中有四大,而君王位居其中之一。

域:邦國。帛書乙本作「國」。《說文》:「域,邦也。」

河上公注:◎四大,道天地王也。凡有稱有名則非其極也。言道則有所由,有所由然後謂之為道,然則是道稱中之大也,不若無稱之大也。無稱不可得而名曰域也。天地王皆在乎無稱之內也,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 ◎八極之功,有四大,王居其一也。居一作處。

王弼注:◎四大,道、天、地、王也。凡物有稱有名則非其極也,言道則有所由,有所由然後謂之為道,然則是道,稱中之大也,不若無稱之大也。無稱不可得而名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無稱之內,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 ◎處人主之大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言一切皆自然無為。

河上公注:◎人當法地安靜柔和也,重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 ◎天湛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 ◎道清淨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 ◎道性自然,無所法也。

王弼注:法,謂法則也。人不違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用智不及無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無形,有儀不及無儀,故轉相法也。道順自然,天故資焉。天法於道,地故則焉。地法於天,人故象焉。所以為主其一之者,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