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

隱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年

桓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年

莊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

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

三一三二年

閔公

元 年二 年

僖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

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

三一三二三三年

文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

宣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

成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

襄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

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

三一

昭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

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

三一三二年

定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哀公

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

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

二六二七

 

 

僖公二十七年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來朝。

夏,六月,庚寅,齊侯昭卒。

秋,八月,乙未,葬齊孝公,乙巳,公子遂帥師入杞。

冬,楚人,陳侯,蔡侯,鄭伯,許男,圍宋,十有二月,甲戌,公會諸侯盟于宋。

二十七年,春,杞桓公來朝,用夷禮,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夏,齊孝公卒,有齊怨,不廢喪紀,禮也。

秋,入杞,責無禮也。

楚子將圍宋,使子文治兵於睽,終朝而畢,不戮一人,子玉復治兵於蒍,終日而畢,鞭七人,貫三人耳,國老皆賀子文,子文飲之酒,蒍賈尚幼,後至,不賀,子文問之,對曰,不知所賀,子之傳政於子玉,曰以靖國也,靖諸內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子玉之敗,子之舉也,舉以敗國,將何賀焉,子玉剛而無禮,不可以治民,過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苟入而賀,何後之有。

冬,楚子及諸侯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先軫曰,報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於衛,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於是乎蒐于被廬,作三軍,謀元帥,趙衰曰,郤縠可,臣亟聞其言矣,說禮樂而敦詩書,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利之本也,夏書曰,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君其試之,乃使郤縠將中軍,郤溱佐之,使狐偃將上軍,讓於狐毛而佐之,命趙衰為卿,讓於欒枝,先軫,使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犨為右,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義,未安其居,於是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懷生矣,將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於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資者,不求豐焉,明徵其辭,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禮,未生其共,於是乎大蒐以示之禮,作執秩以正其官,民聽不惑,而後用之,出穀戍,釋宋圍,一戰而霸,文之教也。